• <strike id="ocag0"></strike>
  • <ul id="ocag0"><sup id="ocag0"></sup></ul>
  • <fieldset id="ocag0"><menu id="ocag0"></menu></fieldset>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蘇”式高質量發展“新三十六計”· 茶旅計|江蘇海拔最高的小村“靠山吃山”過上好日子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3月13日,李強總理在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中積累了哪些好經驗?解決了哪些新問題?日前,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啟動《“蘇”式高質量發展“新三十六計”》全媒體采訪行動。記者踐行“四力”,深入全省36個基層觀察點調查研究、走訪問計,全面展示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的生動實踐。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連云港的大山深處藏著一個小村落——大竹園村,這里是江蘇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云霧繚繞間,也成為被無數文人墨客尋訪向往的秘境。

    這座迷人的“桃源”村里,有著傳承千年的云霧茶。但在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傳統制茶手藝如何演變成致富的“金鑰匙”?傳統村落又該如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近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來到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宿城街道的大竹園村進行蹲點調研。

    聚焦·課題:

    養水貂養蜜蜂都不行,村里咋辦?

    大竹園村是江蘇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位于后云臺山南麓,村域面積3.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81米。一條18.7公里長、36道彎的盤山公路,從海拔581米的大竹園村蜿蜒而下。

    “郁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5月初,記者沿著大桅尖路進村時,蘇軾詩中所言的境界便呈現在眼前:林霧繚繞、風景秀美,寬敞的水泥路、亮麗的房屋、整潔的街道更是讓人難以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鮮有人問津的貧困村。


    大竹園村茶文化廣場

    大竹園村茶文化廣場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大竹園村屬于典型的林業村,全村共有1000畝茶園,以茶葉為主要產業。全村共計600余人,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茶葉。盡管自然資源豐富,村民們卻長時間過著窮日子,“身在綠水青山無處找,抱著金山銀山吃不飽”一度成為村民生活真實寫照。

    “紫菜、水貂、蜜蜂等我們都養過,但一沒技術,二沒經驗,都沒能干起來?!贝笾駡@村黨支部書記張秀忠告訴記者,村里不斷嘗試,最后發現還是得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順勢而為?!霸旗F茶是大竹園村的‘家底’,是大自然給予的饋贈,我們應該把握利用生態環境這一最大優勢,立足本地,做好‘茶文章’?!?/p>

    2019年,乘著全區全面實施“黨建+產業”的東風,村子一改以往茶農傳統分散的小作坊模式,在村黨支部牽頭下成立了云霧茶專業合作社,并與農業科技公司簽約,形成“黨建+合作社+農戶+公司”的發展模式,形成較為完整的茶產業鏈條。

    如今,大竹園村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余元,滿山的綠葉子逐漸成為富民興村的“金葉子”。

    行動·效應:

    從“一鍋出二兩”到一村“茶文化”

    由于位處高海拔地區,云霧茶的采摘周期比一般的春茶要來得更晚一些。一大早,大竹園村云霧茶專業合作社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記者看到里面擺放著數十臺制茶機器,并按照工藝流程進行了區間的劃分。


    大竹園村云霧茶專業合作社,茶農使用理條機加工茶葉

    大竹園村云霧茶專業合作社,茶農使用理條機加工茶葉


    夏紹勤是村子里經驗豐富的茶藝師。在他的指導下,茶農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過去老百姓手工制茶,水平、質量參差不齊不說,還費時費力。一鍋頂多出二兩茶,還要花上一個半小時。”夏紹勤告訴記者,“機器制茶操作簡便,流程規范,既保證了品質,又提升了效率,現在我們‘一芽一葉’高品云霧茶一斤能賣到四五千元?!?/p>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村民們嘗到茶的甜頭,更加下決心要做好茶的文章。村里先后打造了生態茶園觀景平臺、茶廉文化基地,建成了茶史館,舉辦采茶節;依托海上云臺山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將非遺制茶文化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有機結合。

    不僅如此,空置已久的傳統村屋也“活”了起來。沿著石板路往下走,在張秀忠的帶領下,記者看到了正在緊鑼密鼓打造的民宿群。


    大竹園村正在打造的民宿群

    大竹園村正在打造的民宿群


    “這一間計劃做成飲茶室,游客可以在這里品茗賞景。那邊廊道的中間再放上遮陽傘、休閑椅......”參與施工的一位村民與記者說起民宿的開發規劃,語氣里盡是期待,“這樣一來,有玩還有住,以后村里一定能更加熱鬧起來”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施工過程中對大拆大建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并延續了地域特色建筑風貌,石材的運用成為當地民宿群區別于其他眾多鄉村民宿的一大核心特色。

    調研·問計: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有三大妙招

    如何開辟出一條生態優、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的特色融合發展之路呢?調研期間,張秀忠向記者總結了三大妙招:

    一是創辦經濟實體,推進強村富民。以茶葉為主導產業,成立茶葉合作社,吸納村中茶農為社員,大竹園村打造了“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與公司合作對村民茶葉統一收購、銷售,為村民增加收入。

    二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帶領群眾做好土特產文章,拓寬增收致富渠道。依托海上云臺山景區等發展鄉村旅游,打造康養民宿,同時做好進村主干道擴寬及黑化工作,銷售農副產品,拓寬銷售渠道,壯大集體經濟。

    三是農旅融合,壯大村集體經濟。打好茶葉非遺傳承牌,積極融入海上云臺山旅游發展,深入挖掘茶葉文化,加快民宿打造進程,同時加強外宣推介,打造生態健康休養基地,對外開發職工療養、休閑度假等服務,為集體經濟增收。

    建言·啟示:

    特色鄉村建設要考慮文化價值與可傳承性

    在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城規院三所所長張培剛看來,擁有“國家森林公園”“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江蘇省第一批古村落保護單位”“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等稱號,又毗鄰國家4A級景區海上云臺山,擁有獨特山林茶果資源的大竹園村,在探索以“茶旅融合”模式促進資源整合與生態價值實現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除了“滿山綠葉變金葉”,將資源本底轉化為產業優勢以外,更要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張培剛建議特色鄉村建設要進一步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彰顯傳統村落文化傳承及價值,持續提升村莊建設及長效管護水平;二是完善旅游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質;三是要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日韩在线视频线视频免费网站|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