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甘當人民群眾小學生”道出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這句話也正在成為基層干部的“座右銘”。如何當好小學生?怎樣答出高分卷?是廣大基層干部一生的必修課。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群眾具有豐富的智慧。拜人民為師,既要放下“架子”,也要放下“面子”。主動深入群眾,把群眾當成“良師”,學習人民群眾勤勞、質樸、互助、務實的美德品質,能理解人民群眾“玩笑話”“講故事”的弦外之音,始終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實際行動當好人民的“小學生”。
基層有真經,一線有答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實踐反復證明,我們要用好“調查研究”這把“金鑰匙”,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多入戶、多調研,在拉家常中察民情、聽真話、解民憂,堅持收集原汁原味的“一手資料”,寫帶有“泥土味”的文章,想“接地氣”的對策,切實做到“調”有所獲,“研”有所用,找到服務群眾的“快捷方式”。
“小學生”只要腳踏實地,也能作出“好文章”,考出“好成績”?;鶎邮钦呗鋵嵉摹白詈笠还铩薄W谵k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年輕干部在掌握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對社會發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學歷”不代表有“實踐能力”,“勤”到社會中掌握“真實客觀”規律。以“實”為學,以“練”為學,變“群眾上門”為“主動敲門”,把學到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才能做基層工作的“明白人”。
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廣大基層干部要讀好“無字書”、進好“百家門”、行好“萬里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經驗、錘煉本領、增長才干,交出一份更有溫度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