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琪 記者 王曉宇)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近日,中新社、央視網、揚子晚報、江蘇電視臺等中央、省市級媒體的10余位記者齊聚湯溝酒生態文化旅游區,開展了一場媒體采風活動,探尋湯溝酒業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脈絡,體驗湯溝酒文化,深入挖掘湯溝酒業的魅力與價值。
千年酒韻正風華
一方水土釀一方美酒。湯溝古鎮,水系縱橫,水甜黍香,是中國白酒釀造的天選地,位于北緯34度世界黃金釀酒帶。
在湯溝酒文化博物館內,記者們了解到,湯溝酒業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彼時,湯溝鎮地域谷物富足,為釀酒提供了充足原料,酒的釀造悄然興起。雖歷經秦代強震、黃河奪淮等天災變故,湯溝釀酒的火種卻從未熄滅。南宋時期,湯溝鎮因地理變遷獲得優質水源,加之燒鍋蒸餾酒技藝,釀酒業再度蓬勃發展。北宋初年,湯溝釀酒作坊已頗具規模,此后,湯溝酒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暢銷海內外。
近代以來,湯溝酒業在時代浪潮中奮勇前行。1915年,湯溝大曲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銀質獎,一戰成名。改革開放后,企業抓住機遇,多次擴建并調整產品結構,成功躋身國家大型企業行列,成為江蘇著名白酒代表“三溝一河”之一。
如今的湯溝酒業榮譽眾多,不僅是國家名優酒廠、江蘇白酒代表企業,還通過了多項國際認證,榮獲市長質量獎、江蘇精品等稱號。
2024年,湯溝酒業迎來了豐收之年。湯溝酒生態文化旅游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意味著游客可以在這里深度體驗湯溝酒文化,感受酒與旅游的完美融合。同時,湯溝窖池群及釀酒作坊入選第六批國家工業遺產,這是對湯溝酒業歷史價值和傳統工藝的高度認可。
堅持手工釀造,當好“中國白酒守藝人”
在參觀過程中,記者們深入釀造車間,目睹純糧食發酵、五甑混燒法等傳統手工釀造工藝,感受湯溝酒的醇厚韻味與人文溫度。
記者們發現,湯溝酒最大的特色是始終堅持純手工釀造。目前,湯溝酒業擁有近4000口窖池,其中包括明代1621年窖池10口,清代窖池254口。還成立了大規模的手工班組,有近600人的工匠隊伍從事純手工釀造,其中,傳統“守藝人”達360名。
湯溝謹遵古法,牢記古訓,以匠人精神,釀傳世美酒。匯聚古法,總結點滴經驗代代相傳,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湯溝七道心法”:純糧食釀造、雙輪底發酵、三味桃花曲、四十年隱泉、五甑混燒法、六方小老窖、七人師傳班。以“七道心法”為基,鑄就湯溝佳釀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