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一幅,氣象萬千!
飛鳥銜春來,鄰里圍爐剪窗花,這是人間煙火的溫情;丹頂鶴展翅,麋鹿飲溪澗,這是綠水青山的生態……剪紙藝人以刀為筆,在薄如蟬翼的紙面上,剪出社會肌理的溫度,剪出人與自然共生的哲思,剪出五千年文明在新時代的枝繁葉茂。
2025全國兩會,現代快報聯合6位非遺剪紙大師,精心推出12組主題剪紙作品。這些作品既生動呈現了新時代各領域蓬勃發展的圖景,又深刻傳遞出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精神內核,更寄托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和諧進步的美好祝愿。
在這些剪紙里,可以看到一條“大運河”。
楊兆群《如此多嬌》
?△楊兆群《湖濱新城》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兆群帶來的作品《如此多嬌》《湖濱新城》,全景式呈現古今交融的城市景觀,古塔與現代高樓并置,運河脈絡貫穿其間。
?△章榮《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章榮《三灣剪影橋》
揚州市級傳承人章榮展現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恢弘、三灣剪影橋的婉約,交織出古今輝映的運河氣韻。
在這些剪紙里,可以看到生態之美。
?△施君君《濕地“三寶”》
鹽城市級傳承人施君君以《濕地“三寶”》系列驚艷亮相。她將黃海濕地生態的“代言人”——丹頂鶴、麋鹿、勺嘴鷸化作剪紙符號,靈動的線條賦予珍稀生靈躍然紙上的生命力。
在這些剪紙里,可以看到傳統文化扎根日常。
?△楊兆群《我們的節日》
春節的爆竹碎紅、清明的放飛紙鳶、端午的龍舟破浪、中秋的月下團坐……在楊兆群《我們的節日》里,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得到了生動的弘揚。
在這些剪紙里,可以聽見時光流轉的聲音。
?△張林娣《夫子廟》
?△張林娣《明城墻》
江蘇省級傳承人張林娣帶來作品《夫子廟》《明城墻》,六朝古都的風雅和滄桑在紙上盡顯。
?△李海烽《鐘樓》
來自南通的市級傳承人李海烽通過工業文化的符號地標鐘樓,致敬張謇實業救國的近代史。
在這些剪紙里,還可以聽見各種各樣的笑聲。
?△楊兆群《豐收的喜悅》
墨綠的菱葉鋪滿水面,木盆滿是帶泥的菱角……在楊兆群《豐收的喜悅》里,是農民豐收的笑聲。
?△劉冠玉《家國情懷》
?△劉冠玉《鄉愁》
“90后”徐州剪紙區級傳承人劉冠玉,帶來了《家國情懷》系列和《鄉愁》系列,春種秋收、洗衣做飯……笑聲充盈在這些 “小確幸”里。
潮涌處,萬物生
非遺剪紙
講述“紙”此中國的春天故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裴詩語 宋體佳 王菲 張曉培 韓秋 顧瀟 嚴君臣 花宇 胡玉梅/文 錢念秋/視頻 李卉子 李夢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