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張宇
- 時間:2024-07-13 14:40:22
“以前,我們出了小區去趕公交,至少要走15分鐘。自從有了這座便民橋,走路時間省了一半!”市民翟女士有感而發。
全面深化改革不僅體現在社會飛速發展中,更體現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日前,現代快報推出“改革在身邊·我是見證者”互動征集活動,邀請大家曬出圖片、視頻或者物件,講述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身邊的改革故事?;顒影l布后,不少市民踴躍投稿,他們用切身感受講述身邊的新變化,翟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向現代快報記者發來了兩張小橋前后對比的照片。
在南京幕府山街道綠苑小區東門外,一座長約5米、寬約1.5米的小橋橫跨在河道上。別看這個小橋不起眼,它可為整個小區648戶居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居民們都叫這座橋為“便民橋”。如今,回想起初建這座橋時的場景,不少人都歷歷在目。
綠苑小區位于南京鼓樓區安懷村468號,東邊毗鄰南十里長溝一支流。該小區分兩期建設,一期交付的1至6棟靠西,二期建成的7至10棟居東,沿著河道邊依次排列。業主翟女士是2014年搬進來的,一晃10年過去了,小區點點滴滴的改變,她都看在眼里。特別是小區東門外的這座便民橋,包括翟女士在內,小區絕大多數業主都印象深刻,她現在還留存著幾年前的那張老照片。
社區牽頭重建的便民橋 翟女士供圖
翟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小區大門附近沒有公交站,而距離最近的站臺,南邊在安懷村,北邊在幕府東路上。以小區大門為起點,不論前往哪一個公交站,走路都至少需要15分鐘,年齡大的人,走路時間要更久。如何節省趕公交的時間,成了業主們共同關心的問題。2022年初,由綠苑小區業委會牽頭,業主們自籌資金,在10棟旁邊的河道上架起了一座簡易小橋。
南十里長溝一支流河道深約五六米,簡易小橋就橫在上面,雖然連通了綠苑小區東門與水吉南路,小區居民通行是方便了,但卻潛伏著一些安全隱患?!皼]有經過專業部門的評估和測量,我們籌建的那個小橋,要高出路面兩個臺階,而且每逢雨天橋面濕滑,走上去很容易摔倒?!钡耘扛嬖V記者。
居民自己搭建的小橋 翟女士供圖
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就是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屬地盛世花園社區得知此事后,聯合多個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計劃對小橋進行重建。半年后,綠苑小區便民橋項目開工。2022年11月,一座嶄新的便民橋順利落成。鋼結構的橋身,塑膠鋪設的橋面,金屬的護欄,綠苑小區居民走在橋上安心多了?!拔覀冊瓉碜约捍畹男?,只是為了圖個便捷,建設手續并不完善?!本G苑小區業委會副主任江志根坦言,新的便民橋與地面平行,上下橋口沒有了臺階,對于老年人來說,特別方便。最關鍵的是,在社區協調下,這座便民橋獲得了“身份證”,符合相關規定。
便民橋橫在南十里長溝一支流上面
據了解,便民橋落成后,盛世花園社區還在周邊設置了不少便民設施,包括重塑部分綠化帶、栽植櫻花樹、安裝休閑桌椅、設置宣傳欄等?!吧鐓^非常貼心,在橋邊裝的小桌椅,像我們老年人出去買點水果蔬菜,拎著走不動了,還能坐著歇一會兒。”今年74歲的王阿姨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從南京地鐵7號線北段開通后,這座橋的使用率更高了。
一座簡易小橋,化身成集通行、觀景功能于一體的便民橋,社區用實際行動解決了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幕府山街道盛世花園社區黨委書記王軍表示:“除了重建便民橋,轄區小區的水壓問題、重修大門問題、環境改善等問題,我們一直在用實際行動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橋面上鋪設的防滑塑膠
征集!現代快報邀你講述身邊的改革故事
即日起,現代快報面向全社會推出“改革在身邊·我是見證者”互動征集活動,邀請你曬出圖片、視頻或者物件,講述身邊的改革故事?,F代快報將根據征集到的內容,擇優進行采訪報道。
征集內容:
曬出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圖片、視頻或者物件,講述其背后的改革故事。
征集時間:
即日起—8月底
互動方式:
1.下載現代+客戶端,在“改革在身邊·我是見證者”報道評論區留言分享;
2.關注現代快報官方微博,在#改革在身邊我是見證者#話題標簽下,帶圖、帶視頻發帖,或發私信分享,并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3.關注現代快報官方微信,在對話框中,輸入#改革在身邊我是見證者#話題標簽,帶圖、帶視頻留言分享,并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4.撥打現代快報熱線025—96060進行分享。
實習生 盧濱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謝喜卓 文/攝